四川重庆携手打造“六江”生态廊道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查包養心得_中国网

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“六江”生态廊道建设规划(2022—2035年)》(以下包養简称《规划》包養)近期印发。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干流、嘉陵江干流、乌江干流、岷江干流、涪江干流、沱江干流的沿线乡镇(街道),涉及总面积约3.51万平方公包養里,《规划》是川渝两地开展生态共保、生态共建、生态共享的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。

位于长江上游的川渝地区,山岭相连、水脉相通、生态相系。2021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》提出,“构建以长江、嘉陵江、乌江、岷江、沱江、涪江为主体,其他支流、湖泊、水库、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。”四川省自然资源厅、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共同编制《规划》,开展跨省域、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。

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扈万泰介绍,《规划》以保障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、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体包養網排名目标,到2030年,区域协作机制更加完善,“六江”生态廊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;到2035年,生态“共保、共建、共享”格局全面形成。“六江”生态廊道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点保护带、长江上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带、巴山蜀水生态人文魅力展示带。

强化生态共保,守住廊道生态安全底线。生态保护区面积10711平方公里,占整个“六江”生态廊道面积的30.5%,是生态本底优良、物种资源丰富,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起到关键作用的区域。强化重要生态空间和重要资源保护,建立涵盖江心绿岛、河流湿地、峡谷、大中型水库、珍稀动植物等5大类共180处重要生态资源保护名录。建立和完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,持续推进生态补偿规章制度建设,探索制定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。

推进生态共建,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。生态修复区面积5358平方公里、占比15.3%,是生态系统结构退化、服务功能受损的区域,开展生态修复,着力于构建跨区域协同的“生态共建”机制。通过对川渝两地跨区域、跨流域生态问题开展联合攻关,区分问题的紧迫性、严重性,确定修复次序,有序安排工程项目,实现源头控制、过程阻断、末端治理。突出生态廊道“带状”空间分布特性,分流域明确生态廊道建设目标及任务,显著改善流域人水关系,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质量。

促进生态共享,增进人民群众福祉。生态合理利用区面积19050平方公里、占比54.2%。通过优化国土空间格局,统筹城市更新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工作,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,逐步建立自然生态、产业生态、文化生态、生活生态、公共生态、运营生态协调统一的廊道生态体系。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集群,推动安全天然食品、竹木产品、道地药材、矿泉水、天然纤维等特色生态产品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,培育巴蜀地域特色生态产品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,打造乌江百里画廊等文旅精品路线,探索三峡绿色发展新模式。

“‘六江’生态廊道建包養網设是跨省域、跨流域的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。”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徐志文说,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单元完整性,破除行政界线和部门分割,以流域为规划基础,在充分识别流域重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,按照“宜耕则耕、宜林则林、宜草则草、宜湿则湿”的原则,协同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、水陆地,分流域明确生态廊道建设主攻方向,科学合理确定保护修复措施、工程实施范围和规模,系统推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。


已發佈

分類:

作者:

標籤: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